發(fā)布:2021-04-01 01:57:00 關注:30396次
學校學院簡介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首批入選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
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是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依托學院。學院主辦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3個一級博士授權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由于研究團隊科研任務需要,中山大學李朝暉教授與香港理工大學呂超教授聯合招聘博士后,協助團隊完成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基于光纖新模態(tài)的超大容量新型光纖信息傳輸處理基礎理論及應用研究”,“面向數據中心的短距離光互連技術”,廣東省重大專項“光子無線融合的分布式5g系統關鍵技術”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集成項目“基于光纖新模態(tài)的海洋信息感知與大容量安全通信融合技術研究”
具體開展空分復用光通信系統和短距離光互連系統的光子集成芯片、器件與算法研究;面向5g和6g無線通信系統的新型材料、光子集成芯片和光信號處理技術研究。
團隊簡介
研究團隊面向下一代超快光電信息處理系統,聚焦信息編碼-數字信號處理-光子集成芯片綜合設計與整體優(yōu)化,開展算法、芯片和器件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
李朝暉教授,中山大學-華為超快光信息處理聯合創(chuàng)新實驗室主任,廣東省光電信息處理芯片與系統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杰青,長期從事光纖通信系統與光信號處理的研究工作。
呂超教授,香港理工大學講席教授,osafellow,香港理工大學-華為光通信與先進計算系統的聯合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光纖通信系統與數字信號處理的研究工作。
研究平臺
中山大學光通信與光信號處理研究團隊依托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廣東省光電信息處理芯片與系統重點實驗室,使用先進微納加工平臺與測試設備,開展前沿研究;日常工作地點在廣州,博士后期間參與香港理工大學光電子研究中心以及華為聯合創(chuàng)新實驗室的合作研究項目,需要定期到香港理工大學交流訪問。
應聘條件
1)原則上不超過35周歲;
2)身體健康,可以全職從事博士后工作;
3)已獲得或者即將獲得光學、光學工程、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或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
4)具有良好英文水平,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fā)表2篇或以上學術論文;
5)有主動性、有學習激情、熱愛科研、有團隊合作精神。
薪酬待遇
1)學校待遇:博士后基本工資不低于18萬(按規(guī)定統一繳納五險一金);
2)課題組:科研補助18萬+科研績效獎勵;
3)國(境)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特別優(yōu)秀的博士,可申請國家和廣東省的各項引進項目,每年資助約30萬,詳情請見:http://rsc.sysu.edu.cn/postdoctor/
4)博士后享有租住博士后公寓、享受同崗位教師子女入學入托(需滿足附屬學校有關規(guī)定)、公費醫(yī)療或社會醫(yī)療保險以及其他社會保險等福利待遇,具體福利待遇參照中山大學統一標準。
有意者請將詳細的個人簡歷(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成果情況、聯系方式等)發(fā)送至聯系人郵箱(e-mail),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博士后+姓名+高校人才網"。
申請材料將會嚴格保密,滿足條件者將會盡快安排面試。
李衛(wèi)明老師:9738583@qq.com
賴詩琴老師:laishq3@mail.sysu.edu.cn
來源: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今日招聘微信公眾號(微信號:jrzp_com)。
【1】凡本網注明"來源:沙市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沙市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沙市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